闻说双拼输入法已久,前几日一时兴起,把电脑和手机上输入法一律换成了小鹤双拼。选择小鹤的排布,并没有特殊的原因,也许是因为各个公众号都推荐使用小鹤,少数派上的文章同样如此,我便选择了他;但也可能只是单纯觉得 小鹤 的名字比 自然码 搜狗 微软双拼们听起来更加优雅些。

通常媒体们推荐小鹤双拼的理由主要是左右手分布均匀,从我短暂的使用时间来看,体会并没有那么深刻。不过相比全拼,在同样的熟练程度下,双拼的输入效率远远比全拼高。双拼的解释是 把每个字拆解为声母和韵母,输入时每一个汉字最多只需要两个按键。例如 小鹤双拼 用 xnheulpb 8个字母便能完全输入完成。

~~上面是一张小鹤双拼的键位映射图。我对着这张图片,~~在记事本里手打了一遍《2012》和《如烟》两首歌的歌词,基本把键位记了下来。小鹤官方有一份官方口诀,对我来说反而增加了记忆成本,我个人认为这种敲歌词背键位的方式是性价比最高的,能把输入变为肌肉记忆,而不用在脑海里再“翻译”一遍。在日常码字和聊天中强制自己使用双拼,不到一天就能把速度提高到能自然使用的程度。

我在电脑上使用 Windows 10 自带的输入法。这个输入法的双拼并没有小鹤的键位,我通过这篇文章解决了问题。手机上使用的是 Gboard,自带小鹤的键位,好评。在最初使用的头两天里,手机上打字时偶尔会忘记键位,聊天时紧急起来会使人烦躁。于是我在酷安上找了一张输入法的壁纸,添加后效果如下:

(这个壁纸找不着了)

可供应急之用。但也只使用了短暂的2天时间,便能摆脱键位壁纸任意输入了。

在使用了5天之后,现在的速度基本有了全拼的70%左右。偶尔切换回全拼也没有任何的不适感,效率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。也许是还不够熟练,在小鹤这个键位上有几个键位会经常出错:zh(v)、ch(i)、sh(u)这三个声母偶尔要停顿、思考一下才能正常打出;ang(h)、eng(g)和ian(m)、iao(n)是出错概率比较大的韵母。

对于单字母韵母,例如 啊 饿 一类,小鹤的解决方案是零声母,即输入aa等于全拼中的a。这不是一个最优解决方案,但可以接受;双字母韵母与全拼相同;三字母只有一个ang,输入ah等于ang。

双拼本质上还是一种音型输入法,无法避免重码率的问题,在许多时刻依然有选字的过程。虽说字形输入法能大大降低重码率,例如五笔和仓颉,但我不喜欢的原因是字形输入法大大拉低了我的输入效率,在输入每一个汉字时需要拆解每一个字;音型则相反,心里默念句子,键盘自然输出,全拼、双拼、注音输入法均是如此。小鹤输入法也有字形输入法,叫做 小鹤音形,结合了双拼和字形,我暂时没有兴趣去了解。

这篇文章由小鹤双拼完成,速度比其他使用全拼输入法的文章要慢些。

Windows Registry Editor Version 5.00 [HKEY_CURRENT_USER\Software\Microsoft\InputMethod\Settings\CHS] "LangBar Force On"=dword:00000000 "Enable Double Pinyin"=dword:00000001 "EmoticonTipTriggerCount"=dword:00000001 "HapLastDownloadTime"=hex(b):eb,69,29,59,00,00,00,00 "UserDefinedDoublePinyinScheme0"="FlyPY*2*^*iuvdjhcwfg xmlnpbksqszxkrltvyovt" "DoublePinyinScheme"=dword:0000000a "UDLLastUpdatedTime"="2017-05-27 22:01:40" "UDLCount"=dword:0000018b "UDLVisibleCount"=dword:0000018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