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期间,我把这本书读完了。前有《人间失格》,一本丧到极致的作品,至今未写读后感;《人间值得》则是另一个极端,把读者从低谷拉到生活的平面上来。温暖舒适的言语,像一杯暖茶从喉咙穿过食道进入胃里。但这杯茶,多多少少掺杂了点鸡汤的味道,细尝起来甚至有点浓郁。
面对烦恼,我们应该怎么办呢?我觉得解决的关键在于,在现实和自己的心情之间找到平衡点。简单来说,就是如何把人生过得值得,过得欢喜。
中村恒子
第1章:工作是为了什么
第一章阐述工作的本质。也许不符合现今大多数人的心态和方针,考虑到作者中村恒子已经活了九十多岁,那“禅”的思想贯穿将近一个世纪。
赚多少钱倒没那么重要,如果能够支撑自己和家人的日常生活,这就足够了。人生,就是这样活着而已。
当你面对“为了什么而工作”感到迷茫时,你就干脆而果断地告诉自己“工作只是为了赚钱养活自己而已”。这就是人为何要工作的根本。
不适用于大环境。
依我看来,没必要把工作当作非常严肃的事情对待,这样你就能享受工作。
不要把自我价值全部建立在工作上,带着“为身边的人略尽绵力”的想法去工作,或许会更好。
太有新意的理解了。
是不是去行动总比思虑强?行动才是促进工作的良药。
过多的“空闲”,有时会带来负面影响,“适当忙碌”的状态反而更好。
如果工作让你一直做出巨大的牺牲,那一定要果断离开,毫不犹豫。
第2章:不要期待过多,对生活中的小事心存感激
不需要夸张幸福的价值,欢喜来临时就满心欢喜,如果头脑中出现一些所谓“必须”要做的事,不妨毫不犹豫地说:“不要做”。人生,就是这样周而复始。
不要试图通过改变他人来获得快乐,而是想“自己如何做才会快乐”或“怎么努力让自己在这里心情愉快地度过”,我觉得这才是应该考虑的关键。
在很多时候,不要处处在意别人的脸色。因此,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适度糊涂也是人生的一种智慧。当然,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。
为自己而活。
第4章:让心归于平静
不要忽视你面前的事情,这是最重要的事情。自己的工作也好,孩子也好,家务也好,不管怎样都不能让眼前的生活过得凌乱落魄。
“你担心未来解决不了的问题”,现在也解决不了。
活在当下,没人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。
和别人比较让自己陷入失落、嫉妒中,实在毫无意义,这只会消耗你的精力。
忌比较,忌妒忌,在任何时候都是有效的。
不要事事都想咬紧牙关挺过去,只要抱着“今天这样做基本就可以了”的态度,日复一日地坚持积累。
拿捏好“挺过去”和“这样就可以了”的尺度,活着会轻松许多。
人从出生的时候就是一个人,死亡的时候也是一个人。死亡即生命的终结,至于死后的评价、虚荣以及其他情况,大可不必在意。
人生而孤独,任何人都是一样的。乐观如中村恒子,也遭遇过不幸福的婚姻。
由于保持一定的距离,她对别人既没有过多的执着和期待,也没有过度的警戒。每个人都有好的地方,也有不足之处。
整本书下来,想要教会活得开心,适度工作,不计较太多,不去和人比较,接受无法改变的事,努力做到能力范围内能做到的事。是大智慧,也是实际行动起来没有看起来容易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