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视前方,脚踏实地,步履轻快稳定,随时注意来自四方的信息。

以上事情很难做到吗?我觉得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挺难。至少在我所在的城市如此。

地铁、道路和写字楼等处经常能见到这样的路人:低头盯着手上的手机,缓慢蠕动,从不关心身边环境,丝毫不知自己正挡着其他想要快速通过的其他人。接下来大概率会发生的事件:发现自己走错地方,忘记进电梯/出电梯,慌不择路,然后低头继续看手机。

这类人的手机通常是这几个界面:短视频,小说,以及微信聊天窗口。后者更特殊,通常是两只手在疯狂手机上疯狂打字,然后用非常缓慢的步伐向前移动。我目力所及,十个路人里有七八个都是这个形态。我遇上了,条件允许会绕开,条件不允许便撞开。现在心态更平和了些,更可能选择礼貌指出,先礼后兵。

今天在地铁站碰到一个特别过分的。下楼梯的过程,人不算多不算少,这位黑色衬衫的哥们边下楼梯边低头手机打字,在阶梯中间突然停了下来,差点撞得人仰马翻。我寻思这是不是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了?

又有一例,在进地铁前的某转角处,一位拿着手机低头走路的人与一位行色匆匆但没看手机的路人相撞,前者手机摔到地面,后者顿时停下,向后者表示歉意,后者毫无情绪起伏,弯腰捡起手机,继续边看着屏幕边向前走。远远看过去,似乎是小红书界面。那位行色匆匆的路人有些错愕,就这么愣在原地一阵。

在工作较繁忙时,通勤期间遇到这种事,很可能会给一整天都带来糟糕的心情。我会觉得为何这些人从来不考虑他人的感受,做出这样的决策,让自己低效率的同时,还要影响到其他人?从而对这类路人充满敌意,恨不得一脚一个,把挡路的情形用上帝视角展示给他们看。

然而归根结底,是我把他人的行为看得太重要,总想要纠正这种“错误”。我想要把我认同的那一套“规则”应用到所有人身上,如果没有,则对方必须接受惩罚。这让我实际上承担了立法、司法和行政的三重角色。在集体中,一个人的行为若是过于突出,他就会成为被排斥或者攻击的对象。在我认定的这个情形里,我反而是突出的那个,因此我的感受才会是处处受到攻击。

斯多葛云:控制自己的思想行为和理性应对情绪,除此之外都不必在意。长远来看,碰到沙雕路人不过一天之内短短一瞬,如果看得过重,必然影响心态。就像直到今天,我仍然能够想起多年前在某地铁站过安检,我在规矩排队时碰上年轻小伙不讲道理直接把背包扔到我上面,我退而扔下他的包,引起一场毫无必要的肢体冲突,对方甚至朝我地面吐口水。对此,安检员没有对此做任何反映。

这个事情影响了我许久,每每想起,我都后悔当时怎么没有把冲突闹得更大些。但是反过来想,如果我当时不把这件事当一回事,我后来甚至不会想起这件事,这能节省多少情绪损耗啊。在某一次想明白这件事后,我尝试主动选择退让,我的情绪控制明显好了许多,尽管我遇到沙雕路人的数量没有减少,但我想不起来的次数无限增加。由于情绪没有受到影响,我在通勤时能读进去的书也更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