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开工。节后综合征适时应验,需要强大的自制力才能让自己重新动起来、找回状态,否则在松懈的节奏里无法把任何一件事情做好。趁着现在整理一下情绪。

时隔两年,今年的春节终于又回到了家乡,但地点搬到了距离乡里十分远的地方——市中心,已经不在同一条村里了。因此,在新家里我没有感到多少老家的气息,反而像是去了另一座城市度假。在过年8天期间,除了回了几次外婆家,其余时候我在家中见各式各样的亲戚,好几次都让我倍感无聊而出门闲逛。闲逛时也没有过去走在乡间小路的惬意,只有嘈杂的人群、越来越城市化的道路和无法忍受的噪音攻击。

始终没变的,只有每次回老家必然会有的外婆卤鸭和与舅舅的促膝饮茶长谈。我早已过了能在放鞭炮里获得快乐的年纪,当我看着表弟表妹和舅舅愉快玩耍时,我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。希望他们能从中获得的满足再延长些。

与舅舅的谈话内容,也随着年岁增长变得更加广泛。舅舅常说自己读的书少,许多东西都没有年轻人懂得多了,实际上那些来自更年长者的经验是读多少书都学不来的,那些知识唯一的获得途径便是来自他们。有一点我感到庆幸的是,在一些原则方面,我和舅舅能保持高度的一致。这些原则适用于日常的人际关系,工作生活,还有看待事物的态度上。

我从前几年开始,对追源溯祖突然十分上心。我内心有一股特别强烈的欲望想要探寻自己的祖先,经过我和我的上一辈上几辈的出生成长之地,这个欲望在这个春节得到了巨大的满足。我看到了我的出生地,我父母成长的地方和家族的祖祠。那种感受超越了时间、跨越了代际,从不同时代的建筑物间看到了一个氏族的发展史。仅此一天而言,我的春节过得非常充实。

但是反过来想,这是已经发生过的、已经印刻在历史上的事实,与我当下的每分每秒没有太大的关联,即使几乎每一年的春节我都是与家里人共同度过,但是那一股年味愈来愈淡,只能以通过拜访祖先的方式纪念春节。这多少显得有些悲凉,传统一点点逝去又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抓住后寻回,似乎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,如同家乡的城市化、移动互联网大举侵入每个人的生活一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