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-01-27 全面超越第一部,世界人民大团结的革命浪漫主义展现得淋漓尽致,这是科幻电影应该有的样子。

相关讨论:流浪地球2科学顾问团队的回答 | 哲学思辨角度的回答

2023-02-07 关于这部电影中”人民史观”和”英雄史观”的分析 by hades

人民史观: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

英雄史观:历史是由精英人士创造的

2023-02-07 关于这部电影对电影工业化起到的推动作用的分析:《流浪地球2》出海闯荡,是件好事 via 雷叔写故事

电影工业化的概念:

简单来说,就是像好莱坞那样,让电影的创作过程流程化、规范化,提供极致细化的分工和可供检验的产业标准,形成可复制的流水线。

… 需要有人确定故事创意,有人设置剧情矛盾,有人负责镜头摄影,有人掌控视听觉效果,有人制作特效等等。

… 电影工业化相当于用机器体系来代替手工生产,规避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。

…(科幻片的创作)对电影工业体系的各个环节都有非常高的要求,能够帮助构建起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。

主要的建立工业化流程的操作包括:

  • 服化道分工内的 MDI、UI、希娜魔夫
  • 管理数据,如合同信息、药物过敏史等
  • 成立电影工业化实验室
  • 模块化:群演用膳流程设计,道具的设计和拆解,镜头拍摄和制作
  • 电影动态预演

由此带来的结果是提升剧组生产效率,剧组中的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

2023-02-26 《流浪地球2》的精神内核,是中国历史的起点

质变的临界点就成为了某个历史时期的开端,而中国传统政治哲学是以危机为开端的。

中国政治文明的开端,是孔子笔下“礼崩乐坏”的春秋,是老子笔下“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”的乱世,正是为了弥平这个乱世,中国开启了诸子百家时代的思想狂飙猛进的时代。最终,找到了政治最为底层的逻辑,理性(王道)和暴力(霸道)的结合。

在历史唯物主义中,人类的历史因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,最终呈现出社会形态的更替,历史的起点是革命,终点是社会危机(也可以理解为危机-革命-常态的循环)。

他们(西方人)往往以逻辑推演的形式找到西方政治形态的起点,然而这个逻辑起点在历史维度上往往属于虚构。

…虽然今天的部分哲学家将西方政治哲学的传统追溯到柏拉图的《理想国》和亚里士多德的《政治学》,但是西方政治哲学界的主流,并不将希腊哲人对政治哲学的讨论,作为西方经典政治哲学的起点,而是将一个虚构的逻辑起点作为政治哲学讨论问题的起点。

这种基于逻辑建构方式的优势在于,特别擅长对当下政权的合法性做出辩护,具有强大的说服力。 … 这种思路的缺点也很明显,它几乎无视历史和现实,它并不关心现实当中的丑恶。

2023-04-15 前一日上限了流媒体版,把弹幕养肥一天,在一个舒适的周六重新复习了一遍流浪地球2。太多彩蛋,太多细节,太感人了。太喜欢了。

2023-04-24 发现了一个爱好者运营的地球联合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