帛书版第59章
古之善为道者,微妙玄达,深不可识。夫唯不可识,故强为之容。曰:豫呵其若冬涉水,犹呵其若畏四邻,严呵其若客,涣呵其若凌释,敦呵其若朴,混呵其若浊,旷呵其若谷。浊而静之,徐清。安以重之,徐生。保此道不欲盈,夫唯不欲盈,是以能敝而不成。
古时候善于以道行事的人,玄妙不可言,深不可测,难以认知,所以只能勉强形容(道)。本章的重点是一种人(为道之人),他们的状态体现道的无形和不可名状,是把道作为一种状态而存在。
《帛书老子注读》作者秦波翻译:他小心审慎的样子就好像严冬冒着寒冷履冰过河;他迟疑戒惕的样子就好像害怕四方邻国前来围攻;他庄重肃穆的样子就好像自己在做宾客;他涣散不羁的样子就好像冰凌将要消融;他敦厚朴实的样子就好像没有雕琢的素材;他混沌天真的样子就好像江河的浑水;他静寂幽远的样子就好像空旷的山谷。
敝:守住根本,原意为陈旧、破败。成:器物成型,不再变化(《齐物论》有意:成后便毁)。浊水安静下来后就会渐渐澄清,万物安稳沉静下来后就有生机萌发。持守这个道理的人不会追求盈满,只有不追求盈满,才能守住自己的根(作者解:不与母本分离)。
本章帛书版与通行版差异较大,除中间多段排比句不同外,结尾有影响含义的重大差别:“保此道不欲盈,夫唯不欲盈,是以能敝而不成。” 与 “保此道者,不欲盈。夫唯不盈,故能蔽而新成。” 持守这个道理(浊而静,安以动句),不追求盈满,才能守住自己的根(或解:不刻意完成,才能持续存在,这个解更接近帛书版原意)。
“澹兮其若海;飂兮若无止“句,在不同通行版里有的存在有的不存在。在此我选择以帛书版的简练为准。
通行版第15章
古之善为士者,微妙玄通,深不可识。夫唯不可识,故强为之容;豫兮若冬涉川;犹兮若畏四邻;俨兮其若客;涣兮其若凌释;敦兮其若朴;旷兮其若谷;混兮其若浊;澹兮其若海;飂兮若无止。孰能浊以静之徐清。孰能安以动之徐生。保此道者,不欲盈。夫唯不盈,故能蔽而新成。